快盈ⅴ

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进入中学校园

↓点击下图了解产品详情↓
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复苏主要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心搏停止通常是骤然发生的,能否迅速正确地抢救,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资料表明,如果在患者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抢救,成功率可达50%或以上。因此,第一目击者现场及时、正确、有效的急救,是降低意外伤害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然而我国的CPR普及率远不及发达国家。在欧美发达国家,有2/3的成人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而在我国,国民普遍缺乏急救知识,开展CPR教学活动势在必行。学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识和提高居民素质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中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有较强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又可以将学到的内容向家庭和亲友辐射,对CPR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CPR是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救命技巧,急救培训是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中学生进行CPR培训,进一步在公众中推广CPR急救知识和技能。医学生的专业倾向性强,对CPR技能操作要求高,且经过考核,掌握CPR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并且医学生在科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医学生将来会独自面对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必需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医学生掌握更好地沟通技巧。医学生教学应用于中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普及率,有效节省医疗资源,还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急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已建成一支高素质、有教学实践能力的医学生CPR教学团队。而医学生和中学生年龄与职业相差较小,相较于专业的医护人员更有亲和力,更能了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参加CPR的模拟培训,即在身上进行CPR。主要由医学生带教,专业人员全程在旁提供指导,以确保教学的准确性。中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强,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圈子,是一个很好地向大众传播CPR的媒体。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得到适当反馈和耐心指导,就能够很快纠正并顺利完成操作。综合分析其操作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大多数中学生并未接触过医学知识,因而在专业知识讲授和操作培训过程中,中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每一步骤的临床意义和重要性;②课时有限,操作练习次数较少,难以熟练掌握;③CPR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需争分夺秒地进行操作,因此大多数学员因不熟练和紧张,或多或少地出现操作不到位或错误;④面对考核,精神和身体过度紧绷而使操作不规范;⑤进行人工呼吸时,存在心理障碍,不愿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普遍认为CPR教学活动对自身有帮助,过半数学员愿意再次参加类似活动,这表明学员对CPR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学员对CPR的遗忘度高,在教学活动5个月以后对CPR的掌握不尽人意,提示无督促的一次性教学不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必要加强对中学生的随访和监督,提醒复习。大部分学员表示会将自己所学传播出去,主要的传播对象为家人和同学,这表明对中学生施行CPR教学将有益于急救知识的传播,从而为CPR在中国的普及提供一种新途径。